南京遗产继承律师网

法律咨询热线:13912981105

法定继承

黄林奎

联系律师

  • 律师姓名:黄林奎
  • 联系手机:13912981105
  • 电子邮箱:huanglinkui@grandall.com.cn
  • 执业证号:13201200310106717
  • 所属律所: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 联系地址:南京市汉中门大街309号B座5、7-8层

如何理解“'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可以从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认定”?

      来源:继承编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作者: 最高人民法院       点击: 825


由于《民法典》第1125条规定只有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才丧失继承权,而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实施虐待行为又有多种表现,因此,是否严重,往往见仁见智。本条规定了可供认定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与否的实务考量因素:

首先,虐待行为的时间因素。一般而言,继承人的行为构成虐待本身就要求行为在时间方面具有持续性、经常性特征。而由一般虐待行为上升为严重虐待行为在时间方面则有更进一步要求。具体而言,虐待被继承人时间可细分为单次虐待持续时间和虐待频率高低。继承人单次虐待被继承人持续时间以及在一段时间内继承人对被继承人虐待次数与被继承人所受伤害均呈正比关系。例如,单次殴打时间越长或殴打次数越多,被继承人所受肉体伤害往往越大。反过来,如果继承人只是因日常琐事,出于一时气愤而对被继承人实施了偶尔、短时间的虐待行为,一般就不属于“情节严重”。

其次,虐待行为的手段因素。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可能实施的虐待行为多种多样,只有那些虐待手段恶劣甚至残忍的才可作为认定虐待情节严重的考量因素。因为残忍手段极易造成被继承人伤残和死亡。至于轻微的扇耳光、拧耳朵等虐待行为,便不能认为是手段残忍、情节恶劣。

再次,虐待行为的后果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实施虐待行为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给被继承人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和损害,其中有的后果还相当严重。例如,有的因虐待而致使被继承人身体瘫痪、肢体伤残甚至死亡;有的因长期受虐待而精神失常;有的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等。发生上述严重后果,如果还让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显然有违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最后,虐待行为的社会影响。由于虐待行为多发生在有血缘或姻亲等紧密人身关系的人员之间且实施地点多在个人居所内,而被虐待人基于各种考虑也大多不愿将受虐事实公之于众,故他人一般也不了解有无虐待行为及其具体情况,因此也就谈不上对社会产生多大影响的问题。但现实中也不排除因为个别知情人对特定虐待行为传播,导致在一定范围内公众均对该虐待行为进行议论、批评甚至因媒体介入而放大社会影响的情形。之所以能产生社会影响,多是因为该虐待行为已经突破了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甚至挑战了法律底线。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该虐待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本条理解还应注意两点:第一,本条对情节严重具体考量因素的列举是不完全列举,其中“等等”的表述,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参考其他因素预留了空间。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民法院在认定是否构成情节严重时,除了本条第1款列举的典型严重情形外,还可根据具体案情参酌其他因素。例如,可以考虑继承人实施虐待行为的内在动因是否恶劣。例如,有的后母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子女生活好,对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进行虐待。又如,可以考虑被继承人的个人情况。对虐待病残无行为能力、年幼、年老无独立生活能力、伤残者、精神病患者、处于特殊时期的人(如怀孕期、哺乳期的妇女)等,也可作为情节严重的考量因素。第二,应尽量综合上述因素认定情节是否严重。司法实践中虽然极端的虐待行为通过行为手段、后果等单一因素评价即可认定是否满足本条所指虐待行为的严重情形,但现实中囿于虐待行为的复杂性、私密性,大多数虐待行为依靠上述单一因素往往不能对该行为是否具有严重情节予以确认。例如,继承人长期对被继承人实施言语辱骂虐待行为,但最后一次虐待行为则是殴打被继承人,致使被继承人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损害,以致其自杀,在当地造成负面舆情。对此,虽然从时间因素角度,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实施的虐待行为很难认定是严重,但综合其行为手段和法律后果、社会影响等,即可依据本条认定已经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



(责任编辑:南京遗产继承律师 | 黄林奎律师)




上一篇:继承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

下一篇:如何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律师

黄林奎 黄林奎